首頁 > 衛教文章 > 叮嚀小語 > 如何與ADHD的小朋友相處? ADHD治療|台中ADHD治療

衛教文章

如何與ADHD的小朋友相處? ADHD治療|台中ADHD治療

分享到

理解、接納與引導,是孩子最需要的支持。

注意力不足過動症(ADHD,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)是兒童常見的神經發展障礙之一,主要表現為專注困難、過度活動與衝動行為。這些表現常讓孩子在學校、人際或家庭中遇到挫折,也讓照顧者感到疲憊與無助。

然而,ADHD孩子並不是故意「不乖」或「不聽話」,而是大腦在執行功能上與其他孩子不同。當我們從理解出發,就能找到更有效、更溫柔的陪伴方式。


❶ 認識ADHD,不責備也不放棄

ADHD孩子可能表現出:

  • 很難安靜坐好或靜下來

  • 說話不經大腦,常常插嘴或打斷

  • 無法完成作業或常忘東忘西

  • 容易情緒起伏、難以控管衝動

這些行為不是故意搗蛋或挑戰大人權威,而是控制力與耐受力尚未成熟。因此,責罵、羞辱或體罰往往只會造成孩子更深的挫折感。


❷ 明確規則 + 穩定結構,是最佳支持

ADHD的孩子對「結構化」的環境反應良好。你可以試著:

  • 用簡單明確的語言說明規則,一次只說一件事

  • 建立固定的作息與流程(例如:起床→早餐→刷牙→出門)

  • 使用「視覺提示」協助記憶(像是待辦清單、圖示)

孩子需要的是清楚的引導與可預測的環境,這能大大減少不必要的混亂與挫折。


❸ 行為管理重「正向鼓勵」

與其不斷糾正錯誤,不如抓住孩子的每個小進步來「讚美與獎勵」:

  • 「你今天有記得自己收書包,太棒了!」

  • 「我看到你剛剛有等別人講完話,這真的很有耐心喔!」

ADHD孩子比一般孩子更需要被看見「做得到的地方」,正向強化會讓他更願意合作與成長


❹ 練習同理,而非較勁

與其問「你為什麼又這樣?」,不如說:「我知道你剛剛很著急,想快點完成對吧?」
當我們練習走進孩子的視角,他們會覺得被理解,而不是被責怪。這樣的連結是行為轉變的第一步。


❺ 和學校、專業團隊合作

如果孩子的ADHD症狀影響到學業或日常功能,請不要猶豫尋求兒童身心科、心理師或職能治療師的協助。醫療與教育團隊可以一同協助孩子訂定合適的學習計畫與生活策略。
 

【在愛與理解中,孩子會找到自己的節奏】

ADHD的孩子擁有豐富的想像力、創意與熱情,只要有耐心的引導與包容的環境,他們也能發展出獨特的天賦。
願我們每個陪伴者,都能成為那個不急著改變孩子,而是願意陪他「一起長大」的大人。

上一頁
TOP